增强“三力”助推高校工会治理能力建设
发布日期: 2020-03-09 供稿:工人日报
编辑:吴楠 审核:刘晓俏 阅读次数:原文标题:增强“三力”助推高校工会治理能力建设
原文链接:http://media.workercn.cn/sites/media/grrb/2020_03/09/GR0703.htm
高校工会工作对高校的发展建设意义重大。进入新时代,教职工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日益迫切。应大力加强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教职工思政引领力、职业竞争力、工作凝聚力,以“三力”为抓手,把学校的关怀和温暖送到教职工心坎上,提升教职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真正实现党群零距离,美美与共校园文化生态,助力高校“双一流”建设。
强化工会政治性,增强教职工思政引领力。坚持党对高校工会工作的全面领导,始终把增强教职工思政引领力作为高校工会开展工作的前提。通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夯实教职工思想政治理论基础,激发全校教职工的内生动力和工作活力,提高政治站位。通过创新拓展教职工思政工作服务载体和路径,开辟融合媒体宣传阵地、建立教职工思政教育工作室,深化教职工思政工作品牌活动,创新实践考察、参观学习模式,营造“党建带工建,工建促党建”的良好局面。通过完善教代会代表列席校长办公会、院部处长联席会制度,召开教代会、工代会,鼓励教职工对学校发展建言献策,调动教职工参与学校发展建设的积极性,激发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大局意识和担当意识,以教代会形式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发挥教职工群众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大力加强教职工思政引领作用,把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统一到学校“双一流”事业发展建设上来。
强化工会先进性,培养教职工职业竞争力。弘扬先进模范精神,鼓励教职工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培养教职工职业竞争力是高校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职工作为高校的主力军直接影响高校的办学水平和事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把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要不断加强教职工劳模、各类先进、师德师风榜样队伍建设,树师德楷模、铸师魂标兵,营造尊师重教的校园文化生态。创新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赛事制度和评价体系,提升教职工教学水平;开展教职工“创新工作室”、组织“科研沙龙”等品牌活动,助力教职工科研实践创新能力提升。充分发挥高校青年教师联谊会的作用,开展“名师引领”计划,邀请知名教师为青年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科研指导、国际合作、项目申请等先进经验,深耕青年教职工建功立业的沃土,全方位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引领教职工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树立一流意识、围绕一流目标、执行一流标准,打造可持续发展教职工队伍,提升教职工队伍整体水平和工作获得感,增强教职工职业竞争力。
强化工会群众性属性,提高教职工工作凝聚力。提高教职工工作凝聚力是高校工会开展工作的基础。高校工会开展工作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竭诚服务广大教职工,切实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开展普惠性、常态化、精准性服务,促进教职工健康水平和幸福感提升。通过搭建教职工温暖帮扶体系,慰问大病、困难、重大事件坚守岗位的一线教职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不断拓展服务教职工资源平台和途径,通过创建教职工“兴趣会”组织,开展以“爱国、荣校、强身、益智”为主题的书画、文体类活动,凝聚团结奋进的力量。以一线教职工需求为导向,探索更具活力、更富效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搭建“互联网+教职工之家”,实现网络教职工之家和实体 “暖心驿站”联动,打造教职工“心灵港湾”,团结引导激励广大教职工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作者黄明福,单位:32450新蒲京工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