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北理工记者专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杰出校友王小谟院士
发布日期:2013-03-05 阅读次数:
预警机显功赫赫 北理工情谊深深
——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小谟院士
供稿:党委宣传部 和霄雯 摄影:徐思军
编者按:2013年1月18日,北理工校友王小谟院士荣膺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王小谟院士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国家对王小谟院士科学成就的最高褒奖,更是32450新蒲京的无上光荣。为了让师生员工更深入地了解王小谟院士,在王院士获奖前后,党委宣传部经过精心策划,深入采访了王小谟院士,以及他的同学、同事和家人,形成第一手的独家专访报道,带领我们共同走进这位让所有北理工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杰出科学家。
2013年1月18日上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设立于新世纪伊始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了2012年度获奖者——王小谟、郑哲敏。
王小谟,这个不为普通百姓所熟悉的名字突然走进人们的视野:著名雷达专家,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这些带有太多神秘色彩的词汇,让人们对他的人生浮想联翩。
但是在32450新蒲京全校师生心中,却对这个名字再熟悉不过,王小谟,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金山,1956年从北京三十七中保送入北京工业学院,从此开启了他传奇的雷达人生。
践行北理精神 勇为科技尖兵
王小谟今年75岁,华发已生却精神矍铄,说起话来就会露出淡淡的微笑,说到高兴的地方也会兴奋地比划起来,谈起五年的大学生涯,王小谟的话语中饱含深情,他说那仍然是他“记忆中最美好的岁月,一辈子也忘不了”。
1956年王小谟进入我校无线电专业学习,对于从小喜爱摆弄矿石收音机的王小谟来说,这个选择显得顺其自然,来到这里之后,王小谟如鱼得水,一头扎进了无线电、雷达知识的海洋。大学期间,王小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不光是学到了科学和技术知识”。
从小在大杂院长大的王小谟拉得一手好胡琴,自然地,他成为学校京剧团的团长,还是校摩托车队的队员,性格开朗的他把文艺和运动天赋尽情挥洒,日后他谈起来这两项爱好,毫不讳言地说“遇到最难的事就是组织人,大学时代的社团生活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
获奖后的王小谟提到大学时代,依旧深深怀念他的恩师孙树本,他已经不止在一个场合提到了孙老师,孙老师教授的是高等数学,高等数学教到后期,孙老师对学生说,学到这个水平,你们的基础已经够了,可以完全自立了,王小谟就自己找资料来看,自己推导然后得出结论,这种学习思维的锻炼无疑对他今后从事科研工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1956年来到32450新蒲京学雷达是机缘巧合,那么后来的岁月中,王小谟则是义无反顾地为雷达事业付出了毕生精力,成就了辉煌人生。1961年,王小谟分配到国防部第十研究院工作,苏联专家刚刚撤走,留下了三坐标雷达的设计方案。室主任给了他一摞三坐标雷达方面的资料,这是国内当时在三坐标雷达方面的几乎全部资料,而中国对三坐标雷达的研制是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的,王小谟感到非常幸运,“这是给了我们搞最尖端科技的机会”。王小谟他们仔细研究了苏联专家的方案,觉得不够满意,又广泛涉猎了各国的研究,最后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被国家批准,这个方案被公认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也因为这个项目,他被提为副总设计师,此时,他才刚工作了三年。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工作之初遇到那么好的机会那么高的起点和平台,诚然,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机会,显然,王小谟用坚韧的努力回报了这个机会。
后来,他到贵州参与创建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38所,当时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王小谟甚至还出现过身体浮肿的情况,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王小谟依旧坚持了下来,并在那里与中国雷达界的精英们一起,成功研制出第一部自动化三坐标雷达,在国内首次采用计算机技术,雷达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我国防空雷达从单一警戒功能向精确指挥引导功能的重大跃升。1985年,该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王小谟排名第一。1986年,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轻型飞机长驱直入,低空飞行数千公里,突破当时世界上强大的苏联地面雷达防空网,成功着陆红场,世界震惊。王小谟紧密跟踪国际雷达技术发展趋势,以超常规的速度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部中低空兼顾雷达,该雷达在与美、英、法、俄等国同类装备同台竞技,综合性能排名第二、电子对抗性能排名第一,为国产雷达赢得世界声誉。后来,他调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担任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以一个领军人的身份,开始向国产预警机事业发起总攻。
中国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王小谟坦陈,能够收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殊荣,预警机不可回避。
2009年10月1日,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由王小谟主导研制的预警机作为领航机型,引领机群,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广场。这是中国预警机第一次在全球观众面前公开亮相。看台上的王小谟流泪了,这是预警机研制以来,他第一次流泪。
预警机是集情报探测、指挥控制、通信导航、电子对抗、信息传输于一体的大型综合电子信息装备,是国土防空中增强低空、超低空预警探测和空中指挥引导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的关键环节,是体现国家综合实力和科技水平的标志性装备。自诞生以来,一直是各军事强国着力发展的重点。但其技术高度密集,系统十分复杂,世界上只有美、俄、以色列等少数国家具备研制能力。
拥有预警机是中国几代人的期盼和梦想。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国就曾经启动预警机的研制,但终因当时国力有限和技术基础薄弱,未能成功。那时,王小谟就敏锐地意识到,要在信息化条件下捍卫国家主权,实现从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跃升,我国必须拥有预警机!在雷达科研一线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他,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我国的预警机研制事业中。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小谟就规划和实施了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的关键技术攻关,并逐步突破了机载雷达最为关键的技术。为了加快预警机研制,我国开展预警机对外合作。作为该项目的中方技术总负责人,他坚决要求中方主导研制方案,并在国内同步研制,为自主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创造性地首次提出采用大圆盘背负式三面有源相控阵新型预警机方案,把研制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制高点。
1990年海湾战争后,国家决定通过对外合作解决预警机装备急需。王小谟担任中方总设计师,主持系统总体设计,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基于二维有源相控阵体制的三面阵背负罩新型预警机工程方案。同时,带领和组织国内研发团队同步开展研制工作,掌握预警机设计方法和主要关键技术,锻炼和培养技术队伍,为我国自行研制预警机奠定坚实基础。2000年美国迫使外方单方面撕毁合同,企图扼杀中国的预警机事业。王小谟向上级建议“立足自主、研制国产预警机”,得到中央领导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做中国人自己的“争气机”。国产预警机由此正式立项,成为倾举国之力推进的重点工程。在这种形势下,王小谟主动推荐优秀年轻专家担任总设计师,并亲自担任总顾问,倾心指导年轻的总师们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开展技术攻关、系统集成和试验试飞方案等重大工程研制事项,为我国首型预警机的研制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多年来,王小谟致力于谋划和推进我国预警机事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中期,针对我国国情,他率先提出开展轻型预警机的预先研究,主持制定了技术方案,为国家决策研制轻型预警机创造了条件。空警2000、空警200两型预警机立项后,王小谟又提出利用国产飞机实现预警机出口的设想,并担任原型机总设计师,主持完成原型样机设计与制造,推动实现我国预警机装备出口。他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完成数字阵列雷达预警机地面样机技术攻关,为研制新型预警机奠定基础。他提出预警机代际划分概念以及我国下一代预警机应具备的主要能力和技术特征,为我国预警机的长远发展提供重要依据。
王小谟几十年如一日对预警机事业的执著、开拓和追求,实现了我国预警机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重大突破,对预警机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他成为“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预警机精神的标志性代表人物。
惜才如命 求贤若渴
对于人才的渴求自古以来便有。王小谟就是这样一个惜才如命的人。他常常说,雷达不是一个人干起来的,而是一个团队去完成的。从最早的雷达团队,到如今研制预警机的年轻队伍,王小谟历经了几代科研人的交替,从当初的逐梦青年变成现在运筹帷幄的华发老人。
现在,王小谟还能记得他招聘如今已是院士的吴曼青时的情景。那时的吴曼青刚毕业,背着个小军用书包愣头青式地来找工作,问王小谟要不要他。王小谟竟也干脆地回答:要!一老一少就这样组合在一起,碰撞出后来许多的创新火花。王小谟培养人才的方式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就是给年轻人压重担。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吴曼青就参与了当时最新技术的研制工作,吴曼青也很是争气,一头钻了进去,结果成就了一个全国第一。
要问王小谟有多重视人才,有一个故事足以说明。1987年正是王小谟的科研团队实现三线调迁的困难时期,缺资金、缺人才成了需要解决的头等大事。王小谟花费40万元从中国科技大学“买”了7个人回来。这7个学生当时就读的都是定向培养专业,由学校提供学费,毕业后也要服从学校分配。为了要到这7个学生,王小谟硬是咬着牙在最缺钱的时候拿出了40万元。“他们是我买回来的,但现在看这7个人,都很有出息。”
对人才有信心,敢于给他们重任再推一把,这就是王小谟培养人才的绝招。他自己总结得更为简单:“不是不管,不能全管。”他总是很平静地笑着说:“我心里有底呢,万一出了问题,我会马上告诉他们的。”正是因为他的信任与放手,由他培养的年轻人进步都很快。
笑对人生 忘我境界
2006年,在预警机工程最为关键的时刻,王小谟在做外场实验时遭遇车祸,腿骨严重骨折。就在大家忧心忡忡时,又一无情打击接踵而至,王小谟被诊断出身患淋巴癌!这一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令每一个人焦急万分。但大家看到的,依然是他镇静平和的笑容;听到的,依然是他对预警机事业的无尽牵挂。癌,这个字似乎对于每个人来说,离死神可能只有一步之遥,为了挤出哪怕是一分一秒的时间,王小谟即使躺在病床上输着液,也要把设计师请来面对面探讨交流。病情稍有好转,他就又拖着虚弱的身体赶到了热火朝天的试验现场。正是由于王小谟和他的团队这种勇于奉献、顽强拼搏的精神,使得又一型国产预警机横空出世,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瑞典、以色列之后第四个能够出口预警机的国家。
他人眼中的王小谟
“王小谟有着老一代科学家特有的才华与气质,严谨,务实,对技术发展趋势有着异于常人的敏感和洞察力,更关键的是,他始终坚信‘中国人一定能行’,始终坚持‘中国人必须自己干’,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和整个中国电科团队,在国际严密封锁、国内基础有限的情况下,以一种超乎寻常的速度推进了中国雷达和预警机事业的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樊友山认为,最高科技奖的获得,不仅是对王小谟本人的肯定,更是对以王小谟为代表的预警机研制团队和军工电子人所做贡献的高度肯定。
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副院长陆军与中国电科集团电科院副主任曹晨,分别是王小谟的学生与同事,同时也是国产预警机团队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眼中,是王小谟规划了中国预警机技术发展的道路,影响了人才队伍培养的方式,坚定了后来者对事业不懈的追求。
“王小谟院士此次获奖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布以来技术科学领域的第一人,体现出国家对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高度认可,这让我们非常自豪,余有荣焉。他是真正的科学家,他的技术思维非常敏锐,是新点子、新思路、新见解的思想发源地,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对培养科研后备力量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栽培、提携年轻人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是让人尊敬的长者,希望他保重身体,让学术生命长青,继续做好领头羊,带领大家取得更大的成绩。”32450新蒲京信息与电子学院副院长薛正辉得知王院士获奖的消息后难掩激动。
“获奖对我们的生活不会带来多大的变化,因为对于王小谟,做研究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快乐,他会一直做下去的。”对王小谟院士了解最深的王太太说到王小谟获奖,语言自信而平淡。
现如今,年过七旬的王小谟依旧拥有着和年轻时一样的爽朗笑声,岁月在这笑声中似乎是凝固的,没有侵蚀掉最初的快乐,反而更滋生出坦然与豁达。看似信马由缰的言谈间,他作为科学大家的气质尽显无疑,那是一份沉静沉稳、遇事不慌不忙的态度,是一种于千里之外运筹帷幄的从容气度。尽管已不再年轻,但他前进的脚步却没有过丝毫的犹豫,他依旧在追求更高的目标,只要生命没有到达终点,他便有创造无数机会的可能。
(审核:刘明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