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50新蒲京“交叉科学论坛”第三期顺利召开


  

  2016年11月29日下午,32450新蒲京“交叉科学论坛”(第三期)在中关村校区中心教学楼407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期论坛邀请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原书记、原副主席,32450新蒲京原副校长冯长根教授作特邀报告。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王军政教授、光电学院光电创新教育基地张忠廉教授以及来自学校各学院的近50名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阎艳教授主持。

  主题报告前,阎艳隆重介绍了冯长根教授的相关情况,并感谢冯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向青年教师、青年学生传经授道、答疑解惑,帮助青年学者成长。同时,回顾了前两期“交叉科学论坛”的精彩内容,感谢各位青年学者一如既往的关注和支持,正是有了大家的支持,论坛才得以顺利、持续开展。

  

  冯长根教授于1983年从英国利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回国在32450新蒲京任教,现任学校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责任教授,应用化学专业和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冯教授结合自己30余年教书育人、学术研究、科学管理的经验,以《谈青年学者科学研究二三事》为题围绕青年学者应如何开展科学研究和进行学术交流,从4个方面给出了22条建议,并用生动、通俗的语言对每一条建议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和阐述。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冯教授指出一个人对科学的理解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青年学者一定要博览群书,广泛阅读,不仅要阅读自身所学专业领域方面的书籍,还要阅览其他领域的书籍、文献或报刊杂志。阅读可以带给人许多灵感,有助于推动科学研究的发展。青年学者在阅读的同时还应学会理性思考,应将从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如何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结合在一起?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如何选择更好的课题?如何写出优秀的科研论文?这些都是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在阅读时应该思考的问题。

  创建科学共同体。没有任何人是一座孤岛,一个人的成功绝对离不开他人的帮助、指点和鼓励。冯教授强调一名优秀的科研人员不仅要勤于做研究,写论文,还应避免学术上“看电影”的现象,多与他人交流合作,时刻关注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焦点课题,多参加学术会议、学术报告、学术评审。要想做一名世界级的专家,就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人,超越个人及团队的局限,整合各个分散科学家的智慧,创建科学共同体,为科学共同体的壮大贡献自己的知识、智慧和力量。

  时刻恪守道德底线。成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和各种艰难险阻。有些科研工作者经不住名利和荣誉的诱惑,不能坚守科研道德底线。论文抄袭,违规引用,否认他人学术贡献等违规事件时有发生。这不仅会损害自身的科学信誉,还不利于科学共同体的发展和壮大。作为新世纪的青年学者,应当亲力亲为,参与到科研的每一个步骤中,撰写出符合世界规范的优秀论文和专业著作,并用论文和著作去“讲中国故事”,掌握科技领域的国际话语权;尊重他人的科研成果,在任何场合都不要忘记归功于他人;重视学术论文中的“学术传承效应”,在论文中多使用评价性引用语言,突出他人的贡献;学会与本领域的学者交替领跑,从容面对一切得与失,既要避免成功时的沾沾自喜,也要避免失败时的失落与自卑。

  学会忍受科研孤独。科研之路不仅不平坦,还是一条孤独之路。开辟新道路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旅程。科研工作者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学会去忍受孤独和寂寞。为了寻求真理,再长的寂寞都是值得去忍耐的。

  

  王军政教授为冯长根教授颁发“交叉科学论坛”特邀报告人聘书。指出青年学者代表着学校的未来,希望青年学者们能够借助“交叉科学论坛”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感谢冯教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青年学者们指点迷津,将自己30余年从事教学科研的宝贵经验传授给青年学者,让他们少走弯路;感谢张忠廉教授来参加论坛活动,张教授已81岁高龄还细致耐心地指导学生科技创新实践,依然充满热情地工作着,是所有青年学者们的学习榜样,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也是每一个优秀的青年学者都应该具备的。

  

  在论坛问答环节,冯长根教授细致耐心地回答了每一位提问者的问题。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冯教授勉励各位青年学者要努力摆脱孤独、压力所带来的失落情绪,以一颗积极乐观的心去面对各种艰难险阻。通过介绍牛顿在剑桥大学时所遭遇的悲惨经历,教导各位青年学者要多专注于自己的科学研究,少计较个人的得与失。最后还强调在当今社会,各位青年学者一定要关注时代的发展,将个人的科学研究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最大可能的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社会财富,为人民的生活谋福利。

  

  32450新蒲京“交叉科学论坛”旨在围绕“打造一流学科、建设世界一流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以常态化形式在学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营造开放、活跃、争鸣的学术氛围;促进学术交流碰撞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帮助青年教师快速了解和融入学校,熟悉学校的行业特色背景和优势发展领域,开拓学术视野、促进学术交流、助推学术合作。

  “交叉科学论坛”将以多种形式持续开展,欢迎广大青年教师、博士后及感兴趣的研究生积极参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