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特写】陈煜:这个老师真会“玩”!
发布日期:2021-11-15 供稿:党委宣传部 哈楠 摄影:来源于本人
编辑:吴楠 审核:刘晓俏 阅读次数:【编者按】在全党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党委宣传部特别推出“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专题报道,全面展现学校加强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取得的成绩,生动讲好北理工人的奋斗故事,广泛凝聚学校事业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本期推出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陈煜的报道,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
在32450新蒲京,有一位会“玩”的陈老师,他把辩论赛、参观、实验“玩”进课堂,他把故事“玩”进理论知识讲授,他还带领学生“玩”遍祖国大地,“玩”出花样,“玩”出成果,也在“玩”中将“以材报国”的执着追求扎根学生内心,他就是北理工材料学院高分子材料系教师、第五届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学名师奖获得者陈煜教授。
“在学生的成长中,我能看到身为师者的意义所在,在与学生的相互成就中,我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力量。”2006年,在32450新蒲京材料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的陈煜选择留校任教,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理论与应用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从教15年来,陈煜始终不忘师者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在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创新实践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2021年荣获北京市高等学校青年教学名师奖。
“花式”教学
自2006年以来,陈煜一直承担材料专业核心课程《先进复合材料》的讲授工作。“这门课以理论学习为主,重点讲授复合材料的基本概念、性能、工艺及应用等内容,而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陈煜介绍道。
如何才能让这门课“活”起来?如何让学生深度参与课堂教学?经过思考,陈煜逐步在课程中加入专业史讲座、实验教学、校史馆参观、专家报告、课堂研讨等内容,并探索使用“雨课堂”“乐学”及其他网络教学平台等手段辅助开展教学和课后辅导,将2/3的课时用于理论讲授,1/3的课时用于教学实践,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所有课程都“搬”到了线上。考虑到网上教学互动困难,陈煜从电视节目中得到启发,创新性地开展了辩论教学法的探索。“传统的辩论选题多为人文哲学相关问题,而自然科学问题的辩论则相对较少。此类辩论,除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联系工程实践和社会生活进行思考和辨析,辩论难度更大”。
为了让辩论更加科学合理,陈煜反复琢磨,设计了“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中基础研究与工程化应用哪个更重要”“粘合剂还是高能量密度材料决定含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发展方向”等与课堂知识紧密结合的辩题,“这一教学法一经推出,原本沉闷的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
“刚开始准备辩论的时候,真是感觉无从下手。但是陈老师一直鼓励我们,指导我们查阅资料、梳理观点、整理论据”,2018级本科生黄炜婷回忆说。“实在没有想到,我们竟然做到了!仅仅两周时间,我们从一知半解,到深入理解了辩题的逻辑特征及其支撑论据,还能用课堂所学理论反击对手。这太令人兴奋了!”
“这种以辩促学的教学方式对授课教师本身也是一种挑战”。 陈煜笑称 “太烧脑了!但是看到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在辩论舞台上展现出思辨、自信的状态, 我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
“小故事”绘就强国“大梦想”
“随着教学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慢慢发现,有些学生不了解专业及行业发展前景,对个人发展感觉迷茫。”在陈煜看来,一门课程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传承专业精神。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北理工材料人”,陈煜会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分享专业的发展,讲述“含能复合材料人”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不畏艰苦、勇于担当、潜心钻研、以才报国的精神追求,激发学生矢志奋斗的报国理想。
国家的发展建设,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青年接续奋斗。 “课堂上,我会讲很多故事,用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同学们充分认识到,材料科学是一门‘有大用’的学科。复合材料优异的性能可为人类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领域作出重要贡献。”陈煜说。
“陈老师在讲到固体推进剂中的粘合剂的性能时,为我们讲述了以谭惠民教授为代表的北理工材料人艰苦攻关的故事。他们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自主开发性能优异的固体推进剂,这种矢志科技强国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材料学院本科生郑倩倩说。
1952级化学工程系一门三院士的故事、北理工师生开展505火箭推进剂研究的奋斗故事……这些既温情又激励人心的故事,都会在陈煜的理论知识讲授中娓娓道来。“材料的制备和生产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因素。” 陈煜经常教导同学们 ,“决不能为追热点、博眼球而破坏环境,顾此失彼。”
不仅是校史、学科发展史,科技哲学、材料与环境和社会等内容也被陈煜融入进了知识点中。比如,在讲到金属元素铍对提升含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非常有效时,陈煜会提醒同学们,考虑其毒性对环境的影响,“即使性能再优异,也无法获得实用”。
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学生成长发展来讲,理论学习能够夯实基础,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专业实践对于学生充分理解和运用知识是必不可少的。2013年,担任班主任的陈煜发现学生为筹划社会实践活动而犯难。陈煜突发灵感:何不利用自己的合作单位优势,让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实践,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2014年暑假,陈煜牵头组建成立了“甄材实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带领学生们踏上了实践调研之路。让陈煜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们在开展调研时,不仅培养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也为合作单位解决了一个个关键问题。这更加坚定了他实践育人的信心。
“2016年,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市场上现有止血产品强烈依赖进口,且存在止血速度慢、缺乏抗菌性等缺点。陈老师当即称赞这是一个‘可以将国家需要与专业所学紧密结合’的发现,并鼓励我们通过实践寻找解决办法。”团队成员童宗睿说道。
带着寻找一种能够抗菌的天然止血材料的希冀,陈煜和同学们数次来到广东省,寻访了7个城市,走访了30余家医用材料企业,终于在广东省湛江市发现了传统中药广藿香的提取物具备抗菌的功效,并将这一成果用于高端医疗器材,促进了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2020年,实践团凭借这一成果在当年的“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红旅筑梦”赛道上获得了全国银奖。
“陈老师指导我们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将课堂上的知识转化为创新成果落地应用,践行‘以材强国’的使命,引导我们将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展现新时代材料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实践团骨干袁晶晶说道。
“材以躬行,料以致用”。八年来,陈煜带领“甄材实学”社会实践团了解行业需求,解决产业问题,在寻材问料中长见识,求真知,增本领,足迹遍布北京、广东、浙江、河北、山西5省13市,行程2万余公里,建立了8个实践基地,参与学生累计超过200人。“甄材实学”实践团于2019年获评团中央“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从教十五载,无论课上课下、课内课外,陈煜始终以培养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青年“材料人”为己任,把“以材报国”的铮铮誓言写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他常说,“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以材报国’的信念根植学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