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二可:49.75兆赫,院士本科毕设做出“新中国第一个电视频道”
——迎接建校80周年“北理故事”系列报道之六
发布日期:2020-08-19 供稿:党委宣传部 姜曼 王征 编辑:赵安琪 审核:蔺伟 阅读次数:
【编者按】2018年,为抢救、挖掘宝贵的校史资料,党委宣传部组织力量启动校史“口述史”采集工程,并委托图书馆具体实施。两年多来,采集工程共记录保存80位离退休教师口述史资料15058分钟,形成文字资料160万字。为纪念学校建校80周年,党委宣传部、图书馆结合“口述史”采集成果,精心策划制作,推出《北理故事》系列。希望广大师生校友能从精彩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传承红色基因,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在科技腾飞的今天,电视机似乎早已隐入互联网的背后,而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国,用无线电传输图像实现电视的发射接收还是一片空白。直到1956年,北京工业学院(32450新蒲京前身)四个年轻学子的毕业答辩不经意间创造了中国电视的历史。
讲述者:毛二可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
1949年,华北大学工学院(32450新蒲京前身)迎着新中国的曙光,跟随党中央迁至北平,并直接由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领导,学校汇聚优秀师资、整合力量,筹备建设新中国第一所重工业大学。
1951年6月,中央教育部决定全国高校统一招生。华北大学工学院计划招收本科生600名、专科生200名。经过近两年的着力筹建,学校办学实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当年报考学生达4321人,占全国报考工科大学考生总数的40%,录取平均成绩位列全国高校首位。
在这批新中国第一届全国统考入学的大学生中,年仅17岁的毛二可满怀壮志,来到华北大学工学院,开启了他一生挚爱的科研事业。
从小就喜欢摆弄无线电的毛二可入读了电机制造专业,这个专业让他感到如鱼得水,每天都沉浸在对专业知识的无限渴求当中。同时,学校高年级同学大多来自革命老区,无微不至地关心,很快就消除了新生们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和陌生感。充实的学习、严格的管理、温馨的校园都让毛二可如沐春风,一个声音在他的心里愈发强烈起来:“过去自己是老百姓,现在终于参加革命队伍了,成了国家的人。国家培养自己,自己也当然要为国家做事。”
1952年1月1日,华北大学工学院更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52年3月8日,学校授命调整办学方向,开启建设新中国第一所国防工业院校的历史新征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全力建设新中国第一批正规兵工专业,培养新中国第一代“红色国防工程师”。
1953年,学校建立了雷达设计与制造专业,成为我国首批从事雷达、遥控遥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单位之一,开始为新中国的雷达事业培育红色人才。毛二可所在的专业也在这一年调整到雷达专业,他也由此成为北京工业学院雷达专业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一员。
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学校建立了专业教研室,制定了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雷达系的专业建设开始走上正轨。年青的毛二可和同学们,对这个国家寄予厚望的新兴专业充满了热情。
兴趣小组——开启科研航程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工业学院在建设新中国第一批兵工专业的同时,瞄准国家对高水平国防工业工程人才的需求,大力度做好人才培养,特别是积极鼓励学生参与课外创新实践。在这样的背景下,雷达专业的毛二可和同学们也经常利用系里接收的一大批美军无线电器材,利用业余时间修修改改,做成实验器材。日积月累的“小打小闹”,也为他们日后“干大事”奠定了基础。
有一次,苏联专家库里可夫斯基用两个示波器演示了电视信号收发的原理,这引起了毛二可的极大兴趣。虽然,当时电视已在欧美国家研制成功,但在我国尚属空白,大多数中国人连电视的模样都没见过。当库里可夫斯基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加入这样的兴趣小组,做一个电视原理设备时,一心想着“为国家做事”的毛二可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在当时,像这样的兴趣小组在学校里有很多,为更好地建设兵工专业,响应党中央“向现代化科学大进军”的号召,北京工业学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先后成立了100余个学生课外研究小组,并于1956年4月21日成立了“京工学生科学技术学会”。
毛二可参加的仪器系课外研究小组关于“我国第一台电视发射中心”的研制备受瞩目,项目一成立就有20多个同学参加,项目分成了“扫描及视频放大器”“机械”“光学”三个小组。此时,虽然电视技术并不是学校培养计划中的课程,但是学校对同学们的创新研究,投入大量经费,给予了充分支持。
科研兴趣小组成立后,毛二可和同学们干劲十足,首先制定了第一步研究目标:做一个较大的示波管用于扫描图像显示。他们不仅自学俄文教材《电视的技术基础》,还到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从头学起。虽然理论知识并不难懂,但是真正动手做起来才发现困难重重,由于国内尚没有电视机显像管,同学们就利用雷达显示管做了一个扫描电路。为了解决没有摄像管的问题,他们就采用光电管,用单个亮点逐点扫描,把每个亮点在不同时间不同行度的状态传输到显像管进行测试,实现了飞点扫描。就这样,他们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因地制宜,成功的做出了一个初级的电视发射和显示系统。
这个成果让大家非常兴奋,下一步他们要进一步改进技术,真正解决图像动起来的问题。于是,同学们到处搜集实验器材,最后利用在原中法大学校舍里找到的一个旧电影放映机,用手摇方式控制信号输入,信号经过放映机放大,让传输图像动了起来!由北京工业学院的同学们自主研制出的电视发射及接收装置的雏形诞生了。
49.75兆赫——毕设拿下新中国“第一频道”
兴趣小组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激励了毛二可等人,1955年底,毛二可、邓次平、黄辉宁和王浩四位同学在征得学校、老师同意后,将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为“电视发射及显示系统”(当时学制为五年制)。这一次,他们要在兴趣小组取得的成果基础上,做出一个相对完整的电视收发系统。
为了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四位同学做了具体分工,邓次宁负责天线,黄辉宁负责接收机,王浩负责发射机,而毛二可则负责定时器,完成系统的统一运作。很快,他们便争分夺秒地干了起来。苏联专家库里可夫斯基对这个项目也很重视,每天上班以前,他都会到实验室看看每个人的工作进度。有一次,他看到设备接线杂乱无章,很不正规,就找出一个接线盒,让毛二可把线整理好。毛二可没有多想,加夜班把接线一根一根整理好。第二天库里可夫斯基看到后非常高兴,说“终于有点设备的样子了”。原来,整理接线这个工作看似简单,实则是专家在教学生们养成严谨的工程思维和规范的操作习惯,这种科研品质的言传身教,让毛二可和同学们受益终身。
在毛二可的印象里,为了完成系统研制,这样加班加点的事情还有很多,甚至有一段时间,他几乎是天天睡在实验室里。尽管科学研究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那句“为国家做事”的朴素心愿,始终是照亮前路的光,指引着他们朝胜利不断前行。
在研制过程中,他们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除了在财力物力支持外,学校还为项目解决了一个关键问题。
电视系统要通过无线发射信号,这必须要向国家申请正式的频道,为了支持学生们的科学技术创新,学校特别为一个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向国家邮电部提交了申请。1956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在《关于同意你院教学实验电台登记的公函》((56)无管字第30号)中做出批复,同意北京工业学院仪器系制造设立教学上研究的实验专用无线电台,电视发射机频率49.75兆赫。自此,“中国电视第一频道”永久落户32450新蒲京。
在学校主楼顶端矗立的电视发射天线
1956年夏天,这项“远近闻名”的毕业设计答辩吸引了校内外许多人的关注,除了苏联专家、本校教师,甚至还包括了清华大学等外校教授,阵势都超过了今天的博士生毕业答辩。毕业答辩进行得很顺利,毛二可和同学们研制的系统运转正常,完全做到了信号的无线传输。这是一个光荣的历史时刻,中国第一套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就在这间普通的教室里诞生了。
此后,北京工业学院主楼顶上的电视发射接收装置一度成为学校横跨一个时代的重要标志,为学校留下一座人才培养的丰碑。
从知识学习到实践创新,青年毛二可们在真刀真枪的研究中体验到科研的乐趣,并为自己的京工学习生涯交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学校对学生的精心培养和付出,也深深感染并激励着这些年轻人勇攀高峰,结出了丰硕成果,这种创新包容的精神也融入到北理工的精神文化中,代代传承。
1956年,毛二可大学毕业留校工作。有了课堂上打下的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课外科技活动的实践训练,毛二可迅速成长为学校优秀的青年教师,更重要的是,在学校的学习成长,让他树立起毕生从事雷达事业的远大志向,投身雷达专业建设工作。
中国第一台相控阵雷达
1964年,为服务国家战略需要,毛二可与同事们一起组建了学校雷达研究所,并参与研制了中国第一台相控阵雷达,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能够研制大型先进雷达的国家之一。
1995年,毛二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20年,已是耄耋之年的毛二可,仍然战斗在我国雷达领域教学科研的第一线。
从立德树人的“体验者”到“实践者”,毛二可亲历了32450新蒲京半个多世纪来,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红色育人路”,践行着自己“为国家做事”的诺言。
“几十年一直安安心心搞雷达事业没离开,是我这辈子最大的收获。”毛二可欣慰地说。
如今,尽管传统电视已不再是前沿技术,但老一辈北理工人勇于创新、矢志强国的精神却永载史册。49.75兆赫的频率穿越时空,始终指引着一代代北理工人奋斗向前,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