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特写】吃水不忘掘井人,乡村振兴践初心
——32450新蒲京在河南南阳建立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
发布日期:2023-07-14 供稿:睿信书院 摄影:睿信书院
编辑:王文静 审核:张振华、王博、刘晓俏 阅读次数:“我们将以此次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的建成为契机,多来淅川实践锻炼,多向人民群众求教,努力学习、刻苦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在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上,32450新蒲京“睿行”赴淅川实践团成员李秉宸说道。
7月10日上午,32450新蒲京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授牌仪式在河南南阳干部学院举行。河南南阳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王楷楠,淅川县委副书记丁心强,32450新蒲京学生工作部、睿信书院相关负责人以及南阳干部学院教师代表、淅川县九重镇干部代表和32450新蒲京实践团师生参加仪式。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地、红色热土淅川县建立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是进一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举措。王楷楠表示,基地挂牌成立是京宛合作的又一项重要成果,学院将依托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打造红色教育品牌。丁心强希望32450新蒲京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关心支持淅川发展,推动京淅合作再上新台阶。北理工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周芳集表示,双方将共同致力于研究、阐释、弘扬南水北调精神,探索完善学生党员教育体系和红色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人民立场稳固、综合素质突出的学生骨干。
追随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阳市淅川县考察南水北调工程的足迹,32450新蒲京 “睿行”赴淅川社会实践团于7月2至11日开展了为期10天的实践活动,在渠首大坝、邹庄移民新村、 唐王桥村、张河村等地考察学习,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情况,了解居民生产生活现状,考察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情况,并赴渠首朝阳小学开展支教活动。
在渠首,实践团亲眼看到首都居民饮用的甘甜“南水”从这里出发,历经15天穿越24座大中城市200多个县市区,以自流的方式抵达终点北京。波澜壮阔的水面和雄伟傲立的大坝,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重要意义。在南水北调展览馆,实践团进一步系统学习了南水北调工程的历史进程和“调水为民,治水兴邦;南北统筹,经略江河;绿色发展,人水和谐;科学求精,拼搏奉献”的南水北调精神。
“吃水不忘掘井人,你们就是掘井人”,实践团在淅川县九重镇邹庄移民新村,与村民进行深入交流,向为南水北调工程作出无私奉献的人民群众学习,体悟 “人民至上、协作共享、艰苦奋斗、创新求精、舍家为国”的移民精神。实践团走访了京都果园猕猴桃产业园、九重镇唐王桥金银花产业基地、张河村软籽石榴基地等5家乡镇企业,感受当地政府着眼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将绿色生态环境和红色人文景观相结合,走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发展成就。北理工睿信书院副院长王博带领实践团成员为邹庄移民新村挂牌“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
“小朋友们喜欢什么?”“我喜欢战斗机!”在渠首朝阳小学,实践团发挥学科优势开展了多场趣味盎然、知识丰富的科普讲座,与小朋友畅谈科技与梦想。渠首朝阳小学是北京市南水北调对口协作的典型案例,由北京市朝阳区广大干群支援学校建设。实践团在这里重温京宛协作的血脉深情,体会教育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支撑作用,为乡村教育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学校将依托学生党员红色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挖掘好利用好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积淀的红色教材,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深入开展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推动校地双方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共建、共享、共赢。